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教育机会在人口中的分配模式是研究教育分层的一个重要议题。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社会中教育机会的分配都无法做到绝对平等。某些群体由于其家庭背景出身及其他一些社会分割因素——如种族、民族、性别或移民身份,和制度、政策等宏观结构背景都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受教育机会。一般来讲,教育规模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而持续扩张,教育机会的数量整体上不断增长,但教育不平等程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否随着规模扩张而下降有待考证。李春玲在《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在考察》一文中则试图通过全面考察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变化状况,深入解释导致变化的原因,分析并检验工业化假设、再生产假设和文凭主义假设,以此来解释工业化、教育扩张 和国家政策变化如何影响教育不平等。

一、工业化理论(industrialization thesis )及假设

工业化理论预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家庭背景及其他先赋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教育机会竞争将越来越取决于自致因素,从而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下降。这是因为工业化社会,劳动分工细化和专业化,以职业的专业技能要求高低而形成了一种职业分层,人们在职业中的位置决定了社会经济地位,而职业位置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主要指受教育水平。基于这种功能要求,教育系统不断扩张,并成为把人们分配到工作岗位中的一种机制,而社会开放性程度不断提高,教育机会越来越取决于自致因素(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而非先赋因素(家庭背景或性别、年龄、种族等)。因此工业化理论的结论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化。由此得到工业化假设:

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和教育规模扩张,各个阶段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逐步下降,家庭背景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逐步减弱。

教育不平等总体上显示下降趋势,但受国家政策影响,1950-1970年代下降程度较大,1980年代以来下降程度较小。

二、再生产理论及假设

再生产理论强调在职业分层过程中,教育的功能是把中下阶层人群排挤到较低等级的职业位置上。教育实际上再生产了原有的阶级地位和分层系统,上层阶级的子女通过教育获得了较高的阶级地位,而中下层阶级的子女因为失去教育机会而只能就任于较低的阶级地位。通过教育系统,阶级地位在代际之间进行传递。这一理论最终的一个假设是MMI假设,即认为无论如何增加教育机会,只要中上阶级或优势地位群体未达到教育饱和,阶级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就会维持不变。由这一理论及MMI假设而进一步提出的假设为:

1960年代以后初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下降(初等教育在60年代逐步普及);70年代以后初级中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下降(初级中等教育接近普及);而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将维持不变,家庭背景因素对这两个阶段的教育获得的影响没有减弱。

教育不平等的变化趋势随着阶级不平等的变化而上下波动,1950-1980年代教育不平等下降而1990年代以来教育不平等上升。

三、文凭主义假设(credentialism hypothesis)

文凭主义指人们依赖于某种资格证书而获得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社会地位。劳动力市场中的文凭偏好是的人们对人力资本进行大量投资以获得较高的学历文凭,而社会中的这种文凭倾向会对教育机会不平等产生影响。这一理论假设源于再生产理论,强调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与社会排斥作用之间的本质冲突。即学校教育使中下层子女获得社会化而融入主导型价值规范体系,初等教育甚至是中等教育的获得越来越独立于家庭背景和先天社会因素,其平等化水平提高;但中上阶层群体保持高等教育中的优势以维持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优势。相应的理论假设有Mare(1981)提出的EMI假设和升学模型,将教育质量问题纳入到教育机会和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中。由此作者提出的假设为:

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和教育规模扩张,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机会不平等逐步下降,而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维持不变,家庭背景因素对这两个阶段的教育获得的影响没有减弱。

文章使用CGSS数据共21220个样本进行分析。通过5个出生年龄组比较分析,发现小学教育的城乡机会不平等在下降,初中教育的城乡机会不平等没有变化,而高中及其他高级中等教育的城 乡机会不平等持续上升,大学阶段的城乡机会不平等略有上升。因此,中等教育的城乡不平等是教育分层的关键所在,初中升入高中教育阶段的城乡机会不平等持续扩大,而这是导致农村子弟上大学相对机会下降的源头。

通过对研究假设的验证,文章表明,近60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并未随着工业化进行而逐步下降,教育不平等的变化轨迹是随着社会结构中阶级不平等的变化而升降,阶级不平等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的重大改变导致的。工业化假设被否定,而再生产理论及假设得到验证,同时文凭主义假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验证。家庭文化资本和城乡差异是导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介绍文献

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2014年02期。

教育机会在人口中的分配模式是研究教育分层的一个重要议题。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社会中教育机会的分配都无法做到绝对平等。某些群体由于其家庭背景出身及其他一些社会分割因素——如种族、民族、性别或移民身份,和制度、政策等宏观结构背景都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受教育机会。一般来讲,教育规模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而持续扩张,教育机会的数量整体上不断增长,但教育不平等程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否随着规模扩张而下降有待考证。李春玲在《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在考察》一文中则试图通过全面考察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变化状况,深入解释导致变化的原因,分析并检验工业化假设、再生产假设和文凭主义假设,以此来解释工业化、教育扩张 和国家政策变化如何影响教育不平等。

一、工业化理论(industrialization thesis )及假设

工业化理论预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家庭背景及其他先赋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教育机会竞争将越来越取决于自致因素,从而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下降。这是因为工业化社会,劳动分工细化和专业化,以职业的专业技能要求高低而形成了一种职业分层,人们在职业中的位置决定了社会经济地位,而职业位置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主要指受教育水平。基于这种功能要求,教育系统不断扩张,并成为把人们分配到工作岗位中的一种机制,而社会开放性程度不断提高,教育机会越来越取决于自致因素(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而非先赋因素(家庭背景或性别、年龄、种族等)。因此工业化理论的结论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化。由此得到工业化假设:

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和教育规模扩张,各个阶段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逐步下降,家庭背景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逐步减弱。

教育不平等总体上显示下降趋势,但受国家政策影响,1950-1970年代下降程度较大,1980年代以来下降程度较小。

二、再生产理论及假设

再生产理论强调在职业分层过程中,教育的功能是把中下阶层人群排挤到较低等级的职业位置上。教育实际上再生产了原有的阶级地位和分层系统,上层阶级的子女通过教育获得了较高的阶级地位,而中下层阶级的子女因为失去教育机会而只能就任于较低的阶级地位。通过教育系统,阶级地位在代际之间进行传递。这一理论最终的一个假设是MMI假设,即认为无论如何增加教育机会,只要中上阶级或优势地位群体未达到教育饱和,阶级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就会维持不变。由这一理论及MMI假设而进一步提出的假设为:

1960年代以后初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下降(初等教育在60年代逐步普及);70年代以后初级中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下降(初级中等教育接近普及);而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将维持不变,家庭背景因素对这两个阶段的教育获得的影响没有减弱。

教育不平等的变化趋势随着阶级不平等的变化而上下波动,1950-1980年代教育不平等下降而1990年代以来教育不平等上升。

三、文凭主义假设(credentialism hypothesis)

文凭主义指人们依赖于某种资格证书而获得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社会地位。劳动力市场中的文凭偏好是的人们对人力资本进行大量投资以获得较高的学历文凭,而社会中的这种文凭倾向会对教育机会不平等产生影响。这一理论假设源于再生产理论,强调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与社会排斥作用之间的本质冲突。即学校教育使中下层子女获得社会化而融入主导型价值规范体系,初等教育甚至是中等教育的获得越来越独立于家庭背景和先天社会因素,其平等化水平提高;但中上阶层群体保持高等教育中的优势以维持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优势。相应的理论假设有Mare(1981)提出的EMI假设和升学模型,将教育质量问题纳入到教育机会和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中。由此作者提出的假设为:

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和教育规模扩张,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机会不平等逐步下降,而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维持不变,家庭背景因素对这两个阶段的教育获得的影响没有减弱。

文章使用CGSS数据共21220个样本进行分析。通过5个出生年龄组比较分析,发现小学教育的城乡机会不平等在下降,初中教育的城乡机会不平等没有变化,而高中及其他高级中等教育的城 乡机会不平等持续上升,大学阶段的城乡机会不平等略有上升。因此,中等教育的城乡不平等是教育分层的关键所在,初中升入高中教育阶段的城乡机会不平等持续扩大,而这是导致农村子弟上大学相对机会下降的源头。

通过对研究假设的验证,文章表明,近60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并未随着工业化进行而逐步下降,教育不平等的变化轨迹是随着社会结构中阶级不平等的变化而升降,阶级不平等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的重大改变导致的。工业化假设被否定,而再生产理论及假设得到验证,同时文凭主义假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验证。家庭文化资本和城乡差异是导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介绍文献

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2014年02期。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CIEFR)官方微信号“中国教育财政”(账号:CIEFR-PKU),也欢迎将我们的文章发送到朋友圈或转给好友。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不得删除“中国教育财政”及微信号,违者必究。

话题:



0

推荐

刘明兴

刘明兴

124篇文章 7年前更新

男,1972年生。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自2003年至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90余篇。 包括,《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Comparative Politic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