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5年12月29日 09:45

农民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与困境

农民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与困境

中国社会结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相对独立的、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与之相伴的是弱势群体的凸显。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形成社会良性运行机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在我国,以农民群体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是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的基础。在应星(2007)看来,中国目前的群体利益表达行动主要是三类方式:集体上访、某些集团诉讼、某些就地抗争,而这三类群体利益表达方式明显不同于西...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9日 09:41

为何政府预见不到危机的到来?

为何政府预见不到危机的到来?

在紧随金融危机后的余波中,政治领导人和高级政府官员常被问到:为什么他们没有看到它的到来?警告信号似乎如此明确,政府本应提早行动应对危机。自从2008年以来,论者持续对政治精英、财政部官员和金融监管者忽视即将到来的金融危机的警告信号展开讨论。一些观点是马后炮(hindsight),可以称之为逆向视角(backward mapping perspectives)。但有些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由Andrew Hindmoor 和Allan McConnell共同在近期发表于...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4日 08:41

为何“革命型政体”更稳固?

为何“革命型政体”更稳固?

革命型政体出现于自下而上的持续的意识形态和暴力的斗争中,其建立伴随着群众的动员和对既有社会秩序和国家结构的改变。这类政体的持续时间非常长,比如苏联持续了74年,墨西哥持续了83,越南已经持续了59年。这类政体相对于其它威权政体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也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12个革命型政体有10个得以持续生产,而其它的82个威权政体中只有29个生存了下来。

如何理解这类政体的稳定性呢?作者给出了几个解释:(1)革...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4日 08:27

既得利益与教育变革(下):既得利益如何阻碍教育变革?

既得利益与教育变革(下):既得利益如何阻碍教育变革?

承接文章上一部分对既得利益者在政策稳定与改变之间中的重要作用的阐述,本部分作者尝试用既得利益者来解释为什么美国公共教育改革进行了30年却只取得了微弱的成效

美国的教育改革

在以往有关美国的政治理论与教育改革的研究中,有两大研究问题最受关注。一个是城市教育改革,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将焦点集中在市长和其他市民领导者针对公立学校体制弊端的所做的努力上,研究者经常提及的理论视角是“公民能力”。公民能力指...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2日 09:41

张冬:对外援助如何影响政治稳定?

张冬:对外援助如何影响政治稳定?

Bruce等人将他们的理论拓展到了研究对外援助(foreign aid)的领域。对外援助在作者看来并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目的,而是一种利益交换。援助不是为了减少穷人的贫困程度和痛苦,而主要是为了提高提供援助国家公民的福利,从而让其政治领导人更容易连任。援助给腐败的政府并不是意外,这本身就是在设计援助时所决定的。腐败的政府领导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本国国民利益,采取妥协的对外政策。

政策妥协对于援助的提供国是一种公共...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22日 09:40

既得利益与教育变革(上):何为既得利益?

既得利益与教育变革(上):何为既得利益?

许多研究者认为,既得利益是理解政治生活的基础,因为既得利益在公共政策的每个领域都有体现。在任何制度中,都只有一些人或组织能从现有的制度中获益,于是自然就产生了既得利益者,它们对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几十年的研究中,政治制度理论已经相当完善,这些建立起来的理论大厦更加复杂、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多元化,然而,既得利益的重要性已经被忽视了。在Terry Moe的最新研究中,他认为要理解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变化,对...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4日 08:59

大学的核心:校长还是研究?

大学的核心:校长还是研究?

大学是一个拥有多种角色和功能的聚合组织。Clark Kerr把大学称为“多维大学(multiversity)”,来表示大学角色和功能的多样性。这种说法很容易被提出以下问题:是什么将大学整合起来?大学的核心可能是什么?在Kerr看来,将大学组织起来的是大学校长;而大学是没有核心的。然而,伦敦大学的学者Marginson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在2014年发表的文章UniversityResearch: The Social Contribu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中,Marginson认为...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14日 08:57

为何威权国家领导人在位时间更长?

为何威权国家领导人在位时间更长?

这篇文章是选举团理论研究一国内政治问题的起点。核心观点有两个:

第一,随着致胜联盟扩大,公共产品的提供将会变大。随着致胜联盟扩大,提供公共产品变得更加“有效益”(作者似乎假设了提供私人产品的成本随着致胜联盟的扩大而提高)。

第二,给定致胜联盟不变,实际选民越大,致胜联盟中成员的忠诚度越高。挑战者如果成功,需要组成一个致胜联盟,而在现在致胜联盟成员进入这个新的致胜联盟的可能性为“致胜联盟成员数/实际选...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9日 10:30

张冬:民主国家的战争有何特点?

张冬:民主国家的战争有何特点?

不管是国家、公司还是国际组织,其政治格局不能简单地以“民主”和“独裁”来划分,而必须以名义选民、实际选民、致胜联盟人数多少来描述。如果致胜联盟的人数很多,那么这个国家(公司或组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的。反过来,如果致胜联盟的人数非常少,那么不管这个国家(公司或组织)有没有选举权,都是事实上非民主的。

——《独裁者手册》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假定制度是外生给定的,仅仅考虑给定制度下,不同政体在...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7日 09:33

张冬:民主国家之间为何不打仗?

Selectorate 理论的最初是用来解释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现象 : democratic peace”,即民主国家之间不互相打仗。这方面的文献很庞大,学者们的经验研究主要有这样一些发现:  1)民主国家与威权国家之间的战争还是存在的;(2)民主国家倾向于赢得绝大多数战争;(3)如果两个民主国家产生争议,一般情况下通过和平手段解决;(4)相比于威权国家向民主国家宣战的可能性,民主国家向威权国家宣战的可能性更大;(5)民主国家在战...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7日 09:23

义务教育不平等正在加剧

义务教育不平等正在加剧

根据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我国要在21世纪末在全国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自目标提出起,公共教育财政公平性与充足性就开始面临质疑,核心问题集中于资源的分配。在过去的20年间,省内教育财政不平等现象日益凸显。而在同一时期,我国实施的两项重大改革——财政制度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也加剧了地区间不平等。香港中文大学学者Jin Xiao和北京师范大学学者Zeyun Liu在2014年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1日 09:23

文化因素在社会动员中有何作用?

文化因素在社会动员中有何作用?

“参与者是如何被动员的”是集体行动研究的核心问题。学界普遍认识到动员者需要制造和传递意义才能动员他者,而所制造的意义总是与文化情境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对于文化情境如何影响动员的形成和发展;成功的动员又是否会对文化情境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往往被主流集体行动分析理论所忽视。夏瑛的《从边缘到主流——集体行动框架与文化情境》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回答。

作者首先讨论了动员框架与文化情境的关系问题。“集体...

阅读全文>>
2015年12月01日 09:15

高教投入算的是经济账

高教投入算的是经济账

目前,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3%,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也占到全国总体财政性投入的70%左右。不过随着近些年高校的扩招,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比例却持续下降,事实上,财政支持的不足已经对地方高校的良性发展和质量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宗晓华通过对1998年以来的相关数据和资料探讨地方政府对高校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不同地方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入的差异性,力图找出导致地方高校财政下降的深层次原因。

...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27日 09:31

为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为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政策执行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政策执行发生于多个行政层级之间。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并不总是遵照中央政策行事,它们在执行中央和上级部门的各种指令时,常常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动,甚至背离中央政府的政策初衷。那么如何解释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行动逻辑?能否在多个解释变量之间构建一个结构性框架?杨宏山的《政策执行的路径——激励分析框架》(以下简称杨文)一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很好的...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27日 09:29

家教可以提高学生成绩吗?

家教可以提高学生成绩吗?

当前私人家教风靡全球,然而对于家教是否对提高学生成绩有效,既有的研究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原因一方面在于学生接受家教的自选择问题和家教对成绩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另一方面在于已有的研究都假设私人家教在不同的地方的影响是同质的和线性的,企图用本地平均处置效应(local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s)代替平均处置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s),但实际上,私人家教的影响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是异质(heterogeneous)的和非...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25日 09:45

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出台中有何作用?

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出台中有何作用?

中国的政策过程常常被认为是较为封闭的精英决策,而民众的利益表达则以原子化、非正式和影响政策执行为主要特点。近些年来,研究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包括专家智囊、新闻媒体、组织和普通民众等社会行动者开始对政策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的政策过程变得日益多元化。章平、刘倩婷的文章《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社会意见表达与政策协商——以新医改政策制定为例》(以下简称章文)研究了在政府政策过程中,社会意见如何通过大众传媒...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25日 09:36

高教财政更多补贴了富人群体

高教财政更多补贴了富人群体

政府补贴高等教育的两个主要理由是弥补私人教育市场的供给不足和保证贫困家庭学生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然而,如果实际接受了政府补贴的群体其实是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学生,那么这些补贴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来自土耳其TOBB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的Asena Caner教授和来自Bilkent University的Cagla Okten教授2013年合作发表在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Higher education in Turkey: Subsidizing the rich ...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23日 09:21

企业家如何影响地方政策过程?

中国政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往往难以测度,而其中的政商关系更是被认为是一个无法探知的黑匣子。研究者很少能够通过详实的经验研究揭示企业家到底如何影响政府的政策以及决定企业家政策影响力的因素何在。黄冬娅的《企业家如何影响地方政策过程——基于国家中心的案例分析和类型建构》(以下简称黄文)一文聚焦于地方政策过程,从“国家中心”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家与地方政策的互动逻辑,对该问题进行了回应。

通过回顾以往研究,黄文发...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23日 09:12

医改政策背后的政治角力

医改政策背后的政治角力

中国政府一直是一个几乎隔绝外部世界的政府系统吗?不是的。一些研究发现,西方的思想确实在影响中国。然而,据此我们并不能得到有关中国政策科学的情况,因为这些研究主要在于分析、梳理和解决具体的政策问题,而不是聚焦于理论。这些资源能够给人们一些启发,却不足以让人们了解政策网络在中国的运作情况,以及决策过程是如何形成演进的。为此,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系副教授郑海涛、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Martin de Jon...

阅读全文>>
2015年11月13日 09:26

美国智库为何能称霸全球?

美国智库为何能称霸全球?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11月10日在京发布的全球智库百强排行榜《全球智库评价报告》显示,全球排名齐纳10的智库中,美国有4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劳德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智库排行榜2014》也显示,全球有6618家智库,分布在182个国家和地区。从数量来说,美国最多,有1830家;中国大陆第二,429家;英国第三,287家。就实力而言,美国最强,前十名中有6家美国智库。那么美国智库何以称霸全球?

研究认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