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教育的变革和教育中的各利益群体的立场及他们对资源的掌握有密切关系,在其1981年的经典著作中,Archer提出了一个分析教育变革的政治学分析框架。

Archer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教育政治。第一种是广义教育政治(broad educational politics):在一定程度的组织下,通过立法、群体行动(pressure group action)、工会行动、实验(experimentation)、私人投资、地方事务(local transactions)、内部创新或宣传,影响教育的投入、产出和生产过程。广义的教育政治可以解释任何时期的教育行动,并解释教育跨时变化的动力。第二种是高等教育政治(high educational politics):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层面的人际关系进行分析。第三种是聚合政治(politics of aggregation):个人决定的总和,例如是否上学、辍学和申请大学等。

根据这一框架,Archer描述了三种教育变革的类型。第一种是由教育专家(education professionals)发起的内部创新。变革由教育人士从系统内部引入,很可能与学生相关。这一类型既包括小规模的个人创新,也包括大规模的专业行动(professional action)。第二种是外部变革:这包括内外部利益群体的关系。这种变革通常由教育系统外的寻求新的或额外服务的群体煽动。第三种是政治群体的政治操纵。这是无法从其他途径满足教育需求的群体的主要手段。这种变革出现于当教育所获的大部分资源来自公共资源之时。上述三种形式的变革共同构成了教育变革的复杂过程。

运用上述框架,Archer指出究竟哪个群体在教育变革中有发言权,与他们获取资源的能力有关:资源越集中,能够影响教育变革的党派数量就越少。每一个教育利益群体都在财富、权利和专长(expertise)的等级体系中处于一定位置。她提出如下命题:获取任何资源的能力都低的群体处于最弱势的谈判地位,对不同资源具有不同获取能力的群体处于较强谈判地位,对所有资源都有很强获取能力的群体处于最佳谈判地位。最后一组的人群最有可能带来(introduce)重大教育变革(significant educational changes),关键的关系在于教育利益群体的立场与他们的资源获取能力。

 参考文献

Archer, M. S. (1981). Educational Politics: A model for their analysis. Politics and educational change: an international survey.London: Croom Helm.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CIEFR)官方微信号“中国教育财政”(账号:CIEFR-PKU),也欢迎将我们的文章发送到朋友圈或转给好友。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不得删除“中国教育财政”及微信号,违者必究。

话题:



0

推荐

刘明兴

刘明兴

124篇文章 7年前更新

男,1972年生。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自2003年至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90余篇。 包括,《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Comparative Politic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