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过去的三十年,伴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和经济的快速进步,中国的教育成本结构经历了从政府筹资的免费高等教育体系到成本分担体系的改革。以上这些变革,导致了教育成本结构和国家资源分配系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接受机会在弱势群体中的分配模式。Cahterine Yan Wang2013年撰文,通过研究依照公共资金计划进行的政府政策改革,分析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模式的决定因素。

论文首先介绍了不公平模式中的四个群体: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女性学生、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身体残疾的学生。低家庭收入一方面会减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且对学生的成绩也有影响,另一方面,会减少学生参与提供优越的就业机会的项目的机会。关于女性学生,一方面,虽然女学生在中学时成绩很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有所提高,渐渐地由于男性持平,但是,女性在找工作方面存在性别劣势,另一方面,同一水平的男毕业生一般会拿到更高的工资。关于少数民族学生,虽然教育改革开始后,少数民族学生占少数民族总人数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很少上名牌大学,与非少数民族的学生名牌大学录取人数相比,少数民族的名牌大学录取人数非常低。关于残疾的学生,数据显示,中国的残疾人总共有8268万,其中有1.13%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比身体健康的人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低。许多针对残疾人的高等教育项目要求参与者学历在本科生水平,并且研究方向很窄,这为残疾人毕业后的就业造成了困难。

论文也分析了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因素。

第一,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对学生而言,尤其是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是阻碍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也会妨碍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和未来在人力市场的成就。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后,教育改革、国家补助的改变以及成本伙伴关系的安排(cost-partnership arrangements)导致了的接受教育的人数在一定程度上较少,进而导致了教育不公平。

第二,扩大招生产生的财政缺口。学费和费用的提高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落后于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高等教育公共资金的紧缩。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高等教育机构的公共消费的增加明显低于入学率的增长,这造成了高等教育机构的财政缺口。

第三,学费和费用的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大学取得了学费和费用的决定权,大学通过收取更多的学费和费用来弥补财政缺口,这就造成了政府投资占高等教育机构消费金额比例下降的同时,高校收入(其中主要是学费和费用)占其比例上升的现象。

第四,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影响当地学生对高等教育的负担能力和接受机会。繁荣城市的学校教学设备较先进,师资力量较强,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时的成绩较好,更容易进入名牌大学。相反,因为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不发达,学校设施不先进,教学质量低,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的入学考试中成绩较差。

第五,复杂结构机制和缺乏责任。因为高等教育机构拥有收费的自由裁量权,这些机构往往滥用这种权利,把资金短缺的压力通过收费传递给学生。学校的收费会用于大学教职员工福利待遇,提高学校设备,增强学校竞争力。但是,政府没有要求学校实行责任制,学校也没有责任制体系,这也是大学中各种非官方收费现象普遍,并且大学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原因。学校补助和学生贷款是缓解学生经济负担的方法,但事实上,补助金额的增长率低于学校消费的增长率,至于学生贷款,由于贷款的成本收益分析主要针对短期债务压力的劣势,申请手续复杂等原因,学生缺乏动机申请贷款。

参考文献:

Wang, C. Y. (2013). Cost-sharing reform of tertiar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its equity impact.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24(2), 7-27.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CIEFR)官方微信号“中国教育财政”(账号:CIEFR-PKU),也欢迎将我们的文章发送到朋友圈或转给好友。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不得删除“中国教育财政”及微信号,违者必究。

话题:



0

推荐

刘明兴

刘明兴

124篇文章 7年前更新

男,1972年生。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自2003年至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90余篇。 包括,《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Comparative Politic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等。

文章